第237章这个锅我不背_神医媳妇乞丐郎
笔趣阁 > 神医媳妇乞丐郎 > 第237章这个锅我不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7章这个锅我不背

  城外三十里,哀声遍野。

  “妈妈,我是不是要死了。”一个七八岁的稚童依偎在母亲的怀里,轻轻地问。

  母亲忍不住泪湿,可是看了一眼怀里的孩子,她硬忍住了眼泪。她还有眼泪,但她的儿子却连眼泪也没有了,两只眼窝深深地下陷着,皮肤干枯得满脸都是褶子,像个七八十的老头。他已经腹泻了五六天了,刚开始还有些粪渣,最后这两天拉得全是恶臭的水,吃不下任何东西,连水也喝不下,一喝就吐。

  她不知道她的儿子还能活多久,只能紧紧地将他搂在怀里,紧紧地搂在怀里,这样,也许牛鬼蛇神就看不到她的儿子,就不会带走他。

  “孩子,我的孩子啊,你怎么了,醒醒呀,醒醒呀。”

  不远处传来一位父亲的哀嚎,前不久,他才失去了一个孩子,这是第二个。

  母亲将自己的孩子搂得更紧了,手轻轻地捂着他的耳朵。

  这次瘟疫,感染的病患中绝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官兵挨家清查,将所有感染者都赶出了城。可是谁舍得自己幼小的孩子或者年老的父母在野外自生自灭,所以大多都是父母抱着幼小的儿女,儿女搀着年迈的父母一同出了城。如此一来,这出城的人数比预计得更多了,别说医疗服务跟不上,连安置的帐篷和煮粥的大锅也不够,这最基本的食住都是问题。

  深秋的晚上,天寒地冻,帐篷让给病患的人,健康的那些便只能在帐篷外跑跳着来抵挡黑夜的寒冷。

  不过尽管如此,人们依旧没有什么怨言,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并没有被放弃,连宫里的席太医唐大夫和王叶大夫都亲自来这临时的安置所为病患诊治了,太子殿下也正积极地往这边运送物资。有些轻一点的患者已经有了好转,被转移到稍远一点的另一个安置点等待痊愈回家,只是这场瘟疫来势太过凶猛,很多患儿才刚患病就一泻不止,高烧不断,甚至抽搐昏迷直至死亡。

  莫笑和花景开到现场的时候,看到王叶和唐仲春双眼布满血丝。估计是几天没怎么合眼了,头零乱,嘴巴四周还挂着青须。莫笑皱眉,他们这样子无疑说明了瘟疫现场是何等的情势严重了。

  “你们俩去休息一会儿,剩下的交给我们。”花景开吩咐着唐仲春和王叶。

  “你怎么把她带来了?”唐仲春一看到莫笑居然也来了,就急了。

  “我自己要来的,再不来,等着看你们两个过劳而死呀。”莫笑白了唐仲春一眼。

  “行了,现在你们只做一件事,将这里的病人的大概情况交接一下,然后我会让太医馆和女医馆的将病人做一个统计归类,按病情的轻重新划分安置的区域。这样再分而治之,省却了许多人力而且加快了治疗度,让重症的也不至于延误了治疗时间。”

  唐仲春点头。“这样好,我之前怎么没想到,还是莫笑考虑周详。”

  莫笑微微一笑,这可是那个世界关于急性疫情生的处理方式,是经过多少年多少次疫情暴,集了多少医者的智慧总结出来的,当然周详。

  莫笑又朝花景开道:“让这里管食水还有现场的指挥官过来见我。”

  一会儿,人都来了,莫笑命令管食水的从现在开始按区域准备不同的食物,重症者只配加盐的米汤,轻症者加素食,已经不再腹泻者添加肉类等营养物质,又规定食水皆要煮熟煮透,生水煮沸,并及时分给现场的人。

  之前安置营内的众人大小便都是自去附近较为隐蔽的丛林里解决,有些甚至下到山下的河边解决。莫笑调查清楚后立即下了禁令,规定大小便一率在新置的临厕解决。

  又吩咐士兵在现大小便的区域洒上生石灰,然后另外挖坑数个,四周围栏,上面搭了茅草屋盖做了临时茅厕,同样也是按近病情轻重且坑底埋了生石灰,每日也派人再添洒两次。

  只是安置营在半山坡,无活水来源,人数又众多的情况下,这食水都严重不足,饭前便后勤洗手简直就成了一句无法实现的空话。

  不过,这个问题,莫笑只愁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莫笑刚从帐篷里醒来,就听到帐外有人通报,说自称是她的朋友来访。莫笑愣了愣,这荒郊野外的,怎么钻出来朋友了?不过,这个时候主动送上门的朋友九成九都是真朋友。

  “请!”

  请字刚落音,帐篷的门帘已经掀开了。进来一位身穿白袍的女子。

  “莫笑,我和众师姐妹也来帮忙来了。”

  莫笑好不惊喜,是白羽。

  “白羽,你们怎么也知道了。”

  白羽爽朗一笑。

  “灵云庵就在这山顶之上,山底下的动静这么大,我们当然知道了,而且我们之所以来得这么晚,是因为我们在做一件事。”白羽得意地说。

  “什么事?”

  “解决用水问题呀!我本来一听说就要奔下山来帮忙的,不过师父说我们不是大夫,那个时候跑下山来,作用并不大,还不如做些有意义的。师父说安置营在半山坡,无活水来源,这肯定是个大难题。所以,师父令我们砍了山上所有的竹子,劈开了做成上百条水路,将这山顶的水潭直接引流下来。”

  “真的,那这太好了,你们可帮了我大忙了。”莫笑兴奋地一拍大腿,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呀。

  有了活水,安置营里的卫生条件大大地改善了,加上白羽和一众师姐妹的加入,那些妇女儿童也得到了更好的照顾,恢复得更好了。

  不过瘟疫始终是瘟疫,并没有说走就走,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死亡人数虽然逐日递减,但安置营不远的山岗上每天都依然会出现新添的坟。人们虽然因为太子太子妃的坐镇而心安了不少,但对自己的未来却很茫然,安置营内始终笼罩着愁云惨雾。

  “得想办法让大家更加振作起来才行,心里有信心,对恢复也大有益处。可是,这信心如何建立呢?”莫笑和花景开商量道。

  “要想建立信心不外乎从两个方向着手,一是让大家看到希望,我想,从明天开始,每天公布安置营及城中病患的情况,让大家看到事情正朝积极的方向展,不管是对身染瘟疫的人还是其他人都是一种鼓励。二嘛,如果这个时候,来点轻松点的节目就好了。你不是说唐仲春很会哄人么?”

  花景开突然看着莫笑,眨了眨眼睛。

  莫笑会意,好办法。

  这天以后,安置营里夜间除了休息,还多了一项期待,那就是唐仲春唐大夫的和小孩子互动的时间。

  一堆烧得红火的篝火,四周坐满了娃,唐仲春在中间站着,手里有一大把糖。

  “冬瓜、黄瓜、西瓜、南瓜都能吃,什么瓜不能吃?”

  ……

  好一阵沉默之后,其中一个小男孩举高了手。

  “冬瓜。”

  众人哄笑,小男孩身边的那个小女娃用手肘撞了撞他,“营里昨日不才吃了冬瓜么,冬瓜怎么就不能吃了,真是傻瓜。”

  小男孩挠了挠头,张大了嘴,是哦,冬瓜可以吃呢,突然他灵光一动,大叫着:“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是傻瓜,哈哈,傻瓜不能吃。”

  唐仲春走了过来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恭喜小帅哥,你答对了。”

  唐仲春将手里一颗糖放进了他的手心里。

  小男孩剥开了包在糖外面的油纸,正要往嘴里放,却看到身边小女娃羡慕的眼神。

  他将手里的糖往小女娃面前一递,“其实是你答对的,还是给你吃吧。”

  小男孩说完,吞了一口口水。

  “咱们一起吃吧,你一半,我一半。”女娃拿过糖,在手里用力一掰,然后递回了一半稍大一点的给小男孩。

  男孩粗心,可没有现人家给了他半大的,扬手就接了过来,“还是你聪明,我怎么没想到这么好的办法。”

  男孩子一边开心地嚼着糖一边称赞女娃。

  另一边,唐仲春已经开始了另一轮的有奖问答。

  “老王一天要刮四五十次脸,脸上却仍有胡子。这是什么原因?”

  唐仲春扬了扬手里的糖,朝小孩子们眨眼睛,“想吃糖的赶紧猜哦。”

  一个小孩子跳了出来,道:“老王的胡子比我爷爷的还要长,都长到脚底了。”

  小孩子一双干瘦的小手从下巴一直摸到了脚,比了个姿势。

  “嗯,看来你爷爷的胡子也不短呀,但答案不对。”

  花景开和莫笑坐在第二排,身边是一群女医和太医,只听他们也都兴致勃勃地猜了起来。花景开笑着看莫笑,“你知道答案?”

  莫笑笑而不语,但见好半天了竟没人猜出来,就凑近了身前那个小女娃,在她耳边说了一句。

  “我知道啦,老王是剃头的,他是给别人刮的脸,不是给自己,所以,他脸上还有胡子呢。”

  唐仲春故作没有现莫笑的作弊,将一粒糖放到了小女娃的手心。女娃开心地回头,“太子妃,我有糖了!”

  莫笑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嗯,等你的病完全好了,太子妃让唐大夫给你更多的糖。”

  唐仲春的有奖问题带给了安置营笑声,花景开的每日公告也带给了大家对未来的信心,事情和莫笑估计的一样,有了这两样,安置营不再愁云惨雾了。人群之间,常有已经恢复得差不多的小孩子跑来跳去快乐地唱着歌谣,那些自内心的欢快的歌谣让大家甚至忘记了自己正处于一场可怕的瘟疫之中。

  两周后,花景开宣布,瘟疫已经顺利解决了,临时安置点取消,所有人回家。

  起程的前一刻,众人相扶着,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太子太子妃住的帐篷前,没有任何人号令,但所有人静静地跪下了。

  “孩子,快给太子妃,不,给救命的恩人磕头。”一个母亲告诉儿子,然后带着儿子一起磕着头。

  “别扶我,让我自己来,我要给太子妃磕头,感谢太子妃让我这一把骨头还躲过了阎王爷的追命符。”一个老者推开了相扶的儿子对着帐篷的门前就磕起头来。

  “媳妇儿,太子妃救了你,就等于救了我,我替你给太子妃磕头。”

  “不,咱们一起磕,把肚子里的儿子的那一份也磕上。”

  一对年轻的夫妇恭敬地伏地连磕。

  花景开掀帘子出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

  数不清的人跪在地上,一不高呼二不喧闹,只是静静地磕着头。

  他回头望了望正要出门的莫笑,笑道:“总说不让人别磕头,偏偏却总惹得人向你磕头,这锅我可不背,你自己来处理吧。”

  花景开笑着退回了帐篷内,示意莫笑自己走出去瞧瞧。

  莫笑猜疑着走向帐篷大门,心道,难道又是谁跑来磕头了。古代人这认错或者感谢人的方式太过激烈,动不动就跪地磕头,有时还撞得地上啪啪地响,额头都能撞出血来。她到现在还无法适应过来,看到别人一跪就腿软。

  帐篷帘子一掀开,莫笑觉得自己的腿又软了,花景开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在了她身后,轻轻地用一只手扶着她。

  “他们拜你,是因为你救了他们的命,并不是因为你是太子妃。这拜你受得当之无愧。”

  “不,生命本就应该得到尊重,大夫只是比其他人更有能力去尊重一个生命罢了。”

  花景开一愣,旋即有些了悟,“我明白了,你说得对,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无关贵贱。”

  花景开说完,转身朝向众人。

  “都起来吧,太子妃不喜欢别人动不动就磕头。你们跪着,她会不高兴的。”

  众人听到太子如此说,面面相觑后相继站直了起来,他们本来就是要磕头给太子妃让她高兴的,既然太子妃不喜欢人磕头,那他们就不磕了,但恩情却要永远记在心里。

  花景开见众人虽然站了起来,却还原地未动,知道这是在等太子妃说话呢。

  他朝莫笑一撇嘴,“说两句吧,今天如果不说点什么,他们怕是不走了。”

  莫笑觉得自己无端受这么多人的跪拜实在是有愧,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一抬眼,她看到了红着眼睛的唐仲春,王叶,还有静文和其他人,她突然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

  “瘟疫无情而人有情,这次瘟疫中本太子妃看到了人间真情已经越了对瘟疫的恐惧。大家眼里也许是本太子妃救你们,但实则不然。如果没有我北玄国英明的皇帝大力的支持,没有太子运筹帷幄,没有官兵管理布置,没有义工们辛劳奔走,没有太医馆的太医和女医馆的女医协助救治,没有那些置自己危险于身外前来照顾病患者的侠义之士,没有大家身边不离不弃的亲人,光是我一人,怕是连一个人也救不了。所以,这是一场群策群力的战争,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打赢了它!”

  莫笑的话落音,全场突然静得连风的声音都听不见,最后,不知是谁率先鼓起了掌,一声,两声,三声,最后汇成了一片掌声的海洋,久久不息。

  静文偷偷地看着身边不远处的王叶,他双眼还布着血丝,一脸憔悴,原本长得就不好看的样子就显得更难看了。静文犹豫了,这样的人会做那样的事么?她觉得不会,怎么会呢,医者仁心,这是太子妃说的,这两周来,她一直盯着王叶,他除了救人还是在救人,怎么可能会做出那种事呢。

  静文摇头,是她想多了,因为死的是妙琳,是自己的好朋友,她就急乱了,竟然怀疑到了王太医的身上。她庆幸,还好还未曾对太子妃提起过,不然该给王太医惹不必要的麻烦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神医媳妇乞丐郎》,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tbuzk.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ctbuzk.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