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猛人绝技,肘过如刀!_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笔趣阁 >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 第352章 猛人绝技,肘过如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2章 猛人绝技,肘过如刀!

  坐在华座上的刘协,此刻神情说不出的轻松,有张韩出来扛这件事,他拒绝起来心中负担要少很多。

  “伯常爱卿,既是知错能改,朕便不怪你,中郎将深明大义,忠君体国,更是难得,朕深为感动。”

  “这些年不只是丞相,诸位爱卿均有功绩,而且是实打实的战功,抑或是为民谋利的功绩,自然不可磨灭。”

  “朕,深表庆幸,大汉能有诸位忠君之臣,乃是天下之幸事也。”

  “丞相之功,朕自然也未曾忘却,即便是进公之位,也不为过,只是现如今乾坤未定,不可违祖制以伤人心,朕待丞相大胜归来,收复北疆之后,一定不会亏待,定然大加封赏。”

  “陛下圣明!”

  山呼声之中,无数人自两侧散去,各自归位,张韩则是深深地看了一眼华歆的背影,暗自冷笑。

  接下来的朝议,便是宣读各地送来的秋收之事,以及一些受灾之地的奏表,已提前告知汉廷收成或许不佳,请求减免赋税。

  刘协一一办理,交由尚书台行事。

  散朝之后,张韩和曹昂一同而行,两人有说有笑,十分轻松。

  在他们之后行走的官吏一眼就能看出,这两人之间毫无嫌隙。

  别看朝堂上曹昂的确是出声呵斥了张韩,而且是怒目而视,其实都是演的一出戏罢了。

  这样一来,劝进的事就被张韩冒冒失失的一言捅出来,又被曹昂赚取了名望,以后传出去,也是一失一得。

  失于张韩,得于曹昂,而两人本来就等同于是一体,也就等于不损失了。

  至于现在的御史中丞华歆,自然沾不到半点好处,但对于早早和他通气的一党来说,就有得怀疑了。

  荀彧在后看着两人,不自觉的露出了微笑,他想到张韩特意来告知自己不必公然驳斥,原来是早就已安排好了后路,让大公子来驳斥收场。

  “伯常此计,的确高明。”

  荀彧心中暗道,虽然他自己的名声会遭到一些怀疑,但大公子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尊崇和敬意,同时被陛下所喜。

  伯常看似损失,可他现在就居于明面,尚书台补上一份调令,让他返回到南临县来主持牙行、钱庄的开设事宜,待日后初见成效,那自然又是惠民的功绩,如此亦是好坏参半的名望。

  得了好处的百姓自然会去歌功颂德,伯常无需过多解释,自然而然就会传扬他的名声。

  实在是妙也。

  此刻,张韩和曹昂正在谈笑风生、脚步轻盈,忽然间心中传来了一阵悸动。

  系统义父忽然发出了一道提示声。

  【你计破敌人,智计周旋于僵局之中,完美破局,救下万人性命。】

  【奖励:内力提升(初入门庭)】

  【奖励:学识5】、【学识:82(名士)】

  【奖励:气运5】、【气运:50(鸿运当头)】

  【奖励:肘刀(初入门庭)】

  “想你了,牢大。”

  张韩顿住了脚步,停下来仔细感受身体的变化,他感觉肘关节有一股力量在聚积,且骨头变得更加坚硬,甚至有一丝尖锐。

  他本身就是铜皮铁骨的横练体魄,又有寸劲、内力在身。

  肘刀……其实就是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肘骨节的硬度,仿佛如刀一般,可以在交战时一击毙命。

  不光如此,在感受片刻后,有大量的肘技进入了张韩的大脑,涌入记忆之中牢牢深印。

  这些技巧只需要多练,都可以转化成本能的杀招。

  如此,如何再与人对敌,可以说张韩的杀人技巧不光只是在长枪、长刀上,还又多加了一招肘击。

  肘过如刀,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

  “不应该呀……”张韩喃喃自语。

  怎么化解了一个华歆的布局,居然还能扯得上,救万人性命的功绩。

  前面智计破僵局的评语他倒是明白,后面这些话就有点离奇了。

  难道说,我不管不顾这朝堂进言之事,会导致万人丧命吗?

  张韩想不通,但是不妨碍他像个地主家的傻儿子乐呵了起来。

  这,朝堂与人政斗,动辄便是这么大的功绩,那我就有兴趣了。

  我愿意用“不死之身”的政坛生命,和你们周旋到底,与老登斗,其乐无穷呀。

  “怎么了伯常?”曹昂感觉张韩停了下来,还以为他忽然想到了什么严重之事,立刻回身来关切的问询。

  没想到一回头就看到张韩笑得像个傻子。

  “无事,无事,我好像找到了政斗的乐趣,”张韩摆着手上前,和曹昂继续同行。

  等回到府邸,贾诩问询了殿上之事后,张韩才忙躬身而谢。

  “多谢贾老出言点拨,我才能想到此事可以让子脩来破局。”

  若是无人收拾残局,那么这件事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但是曹昂出来拒绝,“至德”的声名又回到了曹氏。

  而且张韩只是被朝官骂,在陛下那也不会被嫌隙,又杜绝了华歆这等投机者钻缝子的可能。

  同时,史官写下来的记录,会无限缩小张韩的事迹,短至一笔带过。

  而无限拉长曹昂的事迹,彰显他的忠君体国,奉行祖训,体谅陛下。

  当真是妙策。

  “君侯先别急着谢我,”贾诩抬了抬手,接着自然的伸手捋住胡须,左右踱步,脸上乃是深思之色,喃喃道:“如今君侯揽下此策,还只是第一步,为人所算计,岂能至此便沾沾自喜?君侯终究是损失了些许颜面,要为人唾骂几日。”

  这倒是没关系,我早被他们骂习惯了,铁骨铮铮的清高官吏们,可能现在回家的三部曲就是吃饭睡觉骂张韩。

  毕竟他们没见过这种类型的朝堂巨鳄,饿得发昏,最善用堂而皇之的谋略榨取钱财。

  现在朝廷每年还在给南临县、工造营、黑袍骑发金银布匹呢,其实都是落了张韩的包里然后去分赃。

  “那,贾老还有什么计策呢?”张韩好奇的问道,眼下朝堂上局势已然如此,想要弹劾华歆不可能,他可以轻而易举的避过去。

  简单一句,御史职责所在,便可退居幕后,避让开口诛笔伐。

  而且华歆平日为人较为清正,不曾收受贿赂,还未给人留下把柄。

  贾诩捻须平视,目光深远,叹道:“此事不可急切,但我们既已回到了许都,就大事可为。”

  “华歆在许都自然难以动手,但若是他不在呢?君侯今日一番进言,已让人错意你与华歆有旧,以为同盟,视为一党,只需再引导一番便可。”

  “引导之后,君侯以功绩,举荐华歆任地方大吏,比起御史中丞来说虽然是降,但暗中却是升任,有实权在手,带他走后,君侯可对御史台下手,重新开设监察官职,选任他人来担任御史,剪出华歆羽翼。”

  “待华歆至州郡任职,又可架空其在地方之势,如此他去不可得助,回已无根本,日后让他做个孤臣即可,眼下华歆羽翼未丰,没有功绩在身,正是好下手的时候。”

  “惟一的要害之处,便是这功绩,看君侯能不能在丞相回军许都之前,立下足够举荐的功绩了。”

  “我,我努力……”张韩点点头,似笑非笑的看着贾诩。

  贾老对咱还是挺好的,知道我在许都被人算计,百里迢迢赶回来,一来就是各种以势压人的布局,简简单单就把华歆先算计成孤臣。

  先不管能不能行,就说这乱世之中,在任职途中意外身亡的事例,那可太多了。

  “哼,”贾诩这时候冷哼了一声,负手而立道:“君侯常说抱大腿抱大腿,这华歆敢动老夫的大腿,该让他尝尝苦头才是。”

  哦,不是为了我,是为了他自己。

  我差点感动得稀里糊涂的。

  ……

  南临县。

  十三日之间,张韩从南临山庄上运了不少钱财到城中,将衙署内存满了钱粮。

  同时开设了牙行在南北街道的繁华处,而且从工造营拿出了大量的货物,对方其中。

  钱庄开设在城中心,当地居住的百姓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是以此前对张韩的了解,大家都知晓肯定又要有些新的举措。

  大部分人所持的是好奇的态度,甚至还略有期待。

  “你这君侯开设这钱庄,是为了发钱给我们嘛?”

  “俺不识字!前面可有人读一读!”

  “钱庄前有告示,乡亲们可来一观!”

  “来来来!识字的往前边儿站,给乡亲们读一读,南临县的父老乡亲,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乃是君侯之治,为的是俺们能繁荣富户!家家发财呀!”

  “这钱庄,是何意?!”

  这时,有儒生站在了告示之前,若是眼尖儿的人就能认出来,当年张韩行军打仗,或者攻取城池后收治安抚百姓,都是这几人在告示前读。

  若是认识的甚至还能感慨一二,这几位读书人和君侯认识,那还是一段颇为有趣的故事,当初便是他们当众诋毁君侯之政,于是被抓到帐中,再出来时,几人就服服帖帖了。

  现在领俸钱领得也是每月乐呵呵的,有几位还是乐坊雅舍的常客呢。

  从君侯这领了大量的钱财,再大量的花去君侯入资的乐坊雅舍,然后沾沾自喜,觉得大有可为,总想着再挣几年,也学君侯买点房产地产,来富家过活。

  “诸位!”儒生张铭在前张开双臂,艰难的大喊着,让人逐渐安静下来,等目光都望到自己身上时,才开口道:“这钱庄,和那牙行,均是君侯开设之地。”

  “所谓钱庄,便是诸位能够将自家多余的钱财,存在这钱庄之内,而后登记取票,存于家中,日后可以兑换再取,而诸位存在钱庄里的钱,会由君侯拿出,用以国事!”

  “一旦有所挣利,便可多取厘息,若是不能,则原封不动,任由诸位取用。”

  “一切告示,都可贴于钱庄之上,供诸位一观。”

  “哦!不是发钱!那俺走了。”

  “怎么君侯这么有钱,还要来问俺们要钱呢?”

  “俺可不敢把钱放里面,取不取的出来,不就是君侯一句话的事吗?”

  “这用以国事,是哪些事啊?!”

  “不会填水开山,都要俺们出钱去干吧?!”

  “诸位诸位!”百姓们七嘴八舌,很是亢奋,张铭立刻双手下压,以平复情绪,而后高声说道:“你们可以细想一下,青亭侯,有一号,名为张半城,此言是从何而来?”

  “这俺知道,是君侯提前买了许县,而许县后面成了许都,所有的地产、房产、田产都是水涨船高。”

  “何止啊!十倍不止!”

  “我听说是百倍!”

  “都别吹了,你们都不知道内情,俺当时就在现场,君侯的家资,至今已涨了六百余倍。”有人立刻回头大喝,吓得人都不做声了。

  六百余倍,什么概念?

  当年一斛米买的房子,现在是六百斛米。

  更何况,君侯肯定是真金白银买的。

  “故此,君侯的眼光,难道你们还不相信吗?他虽然说是有贪财之名,可这人若是不贪财,如何取财啊!?古语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便是君侯之道。”

  “尔等将钱财放入钱庄,便是由君侯帮你们挣钱,一起共襄盛举,有何不可?!”

  “那好像是可以……”

  “行,俺觉得也行,反正多的钱放在家里也生不了钱,粮食、肉糜如今也都足够了……”

  “是啊,倒不如放入钱庄之内,免得被人偷了,要只是凭据倒是好存放。”

  “那,那牙行是干什么的呀?!”

  这时候又有人问了,南临县的百姓一下又七嘴八舌的追问起来,场面何其热闹。

  此刻,在不远处的二层阁楼里,张韩正在上面望着下方,气不打一处来,指着远处正在说话的张铭,转头和贾诩气急败坏的道:“这什么意思?”

  “他说那话,什么意思?!”

  “什么叫,有贪财之名?!君子爱财就爱财,贪财和我有什么关系!?”

  “人群目光注视,看他那笑脸就够贪财的了,怎么好意思说到我身上的?!”

  “是是是,君侯说得是……”贾诩在旁一脸尴尬,不时用余光偷看张韩的脸色。

  心里不以为然。

  你不贪财,那真是有鬼了,你就差把天下财揽尽怀中了,偶尔出门捡到一袋钱能高兴一整天。

  “君侯,你看这群情激奋,看来南临县的百姓,和别处的果然不一样……”

  “那肯定不一样啊!”张韩傲然别过脸去,道:“他们都是吃我的钱粮富起来的。”

  想进南临县居住,资格根本不简单!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tbuzk.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ctbuzk.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